第(2/3)页 他忧心的是,依他的身体情况,恐无法见到盛世来临了。 「您身子骨硬朗着呢,定然长命百岁。」这般为国为民的老人,前半生混迹官场,后半生游历天下;所见所闻岂非一般人可比的?即便,当世几位大儒前来,在这位老人面前也不敢托大。 若是他走了,对他们西北而言,对天下而言都是天大的损失。 「借你吉言。」梵清止无所谓一笑,寿命长短于他而言早已不执着了,「小丫头今儿个嘴甜,说说吧,你跟潮生打算给西北军定下什么样的新规。」 他很好奇,什么样的军规可以做到军民一家亲。 明仪适时顺着他的话,道:「自然是对西北军,对百姓都好的军规。」 「说说你的想法。」他们拟定了计划书,想来是有想法了。 「那,学生献丑了。」 「尽管说。」 明仪将伟人那一套稍作修改,搬了过来,「首先是纪律,军中纪律,一切行动听指挥,这一点要彻底贯彻下去;不拿百姓一厘一毫,把他们培养成心思清明廉洁之人;一切缴获归公,平均分配,意在做到军中不再出现缴获对半分,私藏的情况。」 「不仅是三个纪律性问题,还有几点也需要注意;说话百姓说话和气,不得欺压百姓;买卖 公平,不得以权压人;不论是谁借东西要还,损坏东西要赔偿;不能动不动就打骂人;任何时间、地点不可损坏庄稼;不得调戏妇女等等的。」 「做到这几点,百姓们才能真正敬服西北军。」 她的一番言论,梵清止好似在听天书,这样的军队能管理好吗? 他真想也这么问。 「若是管理不好,那这些纪律和注意就会拖垮西北军;你要知道,当下百姓们识文断字之人稀少,同样的,百姓不是人人都明事理。」 明仪点头表示知道,老师的说法已经很委婉了;当下百姓因见识、认知、思想上的禁锢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刁民很多很多。 「老师,教化可以一步步去做,我们若是想要发展的好,日后潮生打下江山长久安稳,这几条只是基础。」理解当下社会的无奈,再难也要做起来,不做永远不会知道结果,做了即便失败也无妨,「之后我们发展的商业也是重中之重,只要发展好了商业,百姓们的生活水平起来;教化之事很快就能实现。」 第(2/3)页